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雕塑的建筑从汉代出土陶楼谈建筑教学中雕塑感(2)

来源:四川建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雕梁画栋——雕塑造型与建筑的互补 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很多重要的建筑就都离不开雕塑。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建筑等都与雕塑紧密结合

2 雕梁画栋——雕塑造型与建筑的互补

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很多重要的建筑就都离不开雕塑。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建筑等都与雕塑紧密结合,甚至将雕塑作为建筑的构件。比如希腊人物雕塑不仅是装饰,还作为柱子起到支撑作用。还有中国古代的寺观,建筑内部也是一直有雕塑相结合,包括大量的石窟造像,原来也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所谓的“雕梁画栋”是我国建筑的一个传统。从现存的历史建筑遗迹来看,雕塑和彩绘是建筑表面最重要的装饰形式。

在汉代陶楼中,雕塑造型和图案刻划以及彩绘也是陶塑建筑的主要装饰形式,既有简洁、肃穆的内在构造,又有生动活泼、紧密繁复的纹饰表现。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曾指出:“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块,而是喜欢弯曲的弧线。要画飞跃的马时,似乎是把它用许多圆形组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雕塑也是这样,都好像是在回环旋转,却又不失坚固和稳定的感觉。”[2]这些陶塑建筑本身也是雕塑,也有大量具有动感的雕塑造型和圆转的线条表现,但建筑整体却又不失坚实和稳定之感。在不同类型的陶楼中都有各种人物、动物以及景物等的塑造来对建筑造型进行补充,使整个建筑活化,充满生活气息。通过不同的雕刻手法,如圆雕、浮雕、透雕以及线刻等,在建筑的不同结构空间里塑造各种人物、动物、植物等,与建筑融为一体。虽然,这些雕塑造型与建筑之间不一定合乎真实的比例,却也能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陶楼中的陶俑人物、动物等在比例上通常是偏大的,而这恰好强化了人作为建筑核心的观念。《黄帝宅经》曰:“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在这些陶楼中,我们可以很好地感受到建筑空间是为人设计的,所有空间都围绕着人的活动来展开,通过不同类型的人物及其姿态等,以体现不同功能的建筑和相应的生活情境。比如陶仓楼通常会配一个正在行走的背粮者,百戏楼上则放置各种乐舞百戏人物俑。而且这些形象在雕塑手法上简练、生动,注重大体态的塑造,不会过于喧宾夺主。另外,还有将人物作为柱子的人形柱陶楼,或者所塑的人物双手向上、双腿屈膝向上托举窗户等。这些处理也使得雕塑具有一定的“建筑感”,从而能更好地与建筑融为一体。有时人物还被放置于建筑内部,营造出既有真实感又充满神秘意味的场景。还有在门窗和栏杆上多运用透空的手法刻划出各种纹饰,这些透空的做法使得陶塑建筑在厚重中又具有空灵的审美意蕴。还有一些带有故事性的浮雕或线刻以及大量的纹饰刻划和描绘,比如排列较为密集的直线纹、折线纹、十字纹等偏几何的纹样,或是龙纹、凤纹和云纹等具有自然意象的纹饰。

陶塑建筑造型本身的简洁、浑朴和陶俑的动感和纹饰的繁复,两者的对比和互补使得整体陶楼造型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这种造型形态学对于中国建筑和雕塑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若从大的文化根源来看,这是文与质达到统一的表现。文质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质朴胜过文饰,则容易粗野;若文饰胜过质朴,则容易虚浮不实。“文质彬彬”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艺术所要追求的。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也曾形象地以虎豹和犀兕作比喻,强调纹饰的重要:“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所以,将雕塑造型和纹饰刻划与建筑相结合,探索文质兼备的造型是建筑教学中不能忽视的。

3 制器尚象——意象符号与内涵的象征

《周易·系辞》曰:“以制器者尚其象。 ”制器以取象,这是我国古代造型设计的一个传统。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制器者即通过一种相对具体的器物造型,来象征宇宙之意象和生生不息之道。另外,郑樵《通志》更是进一步明确指出:“古人不徒为器也 ,而皆有所取象,故日‘制器尚象’。器之大者莫如罍 ,物之大者莫如山 。故象山以制罍 ,或为大器 ,而刻云雷之象焉 。”[3]这也强调了以器物来取象的观念。那么,作为明器的陶塑建筑则尤其体现出明显的象征性。明器者,“神明”也①。比如楼阁在整体造型上表现出对于向上高度的追求,这与“仙人好楼居”的观念是分不开的。据史料载,汉武帝好求仙,曾在长安一带建造高楼。因为,当时方士公孙卿曾对汉武帝言:“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5]可见,楼阁的塑造是汉代神仙思想的一种象征,登高楼以接近仙界。另外,在陶楼正脊上通常还塑有动物形象如凤鸟、鹤、龙、猴等,这些动物也都具有特定的象征含义,其中又以凤鸟最为典型。凤鸟是瑞鸟、神鸟、玄鸟,也常被称为朱雀,与青龙、白虎、玄武作为主宰四方的祥瑞之物——“四灵”。同时,它还被古人认为是神仙的使者,《诗经》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周”的记载,可见凤鸟被认为是通神仙、天界之物。在汉画中也常有仙人乘凤升仙的图式表现。在陶楼中,凤鸟一般出现在顶层的正脊上,一脚独立,长颈昂首呈升腾之势或卧立状,也时也呈展翅欲飞状,与“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脊端相呼应,使得整个屋顶具有一种升腾之势。有时在垂脊上还塑造较小的鸟雀,朝向正脊,蕴含百鸟朝凤之意。并且,由于是作为意象符号的象征,在比例上也会进行夸张和强化。陶楼屋脊上的凤鸟尺寸通常都比较大,有时凤鸟的高度甚至超过整个屋顶,或大到遮盖整个侧脊。除了动物形象之外,陶楼上还常塑造出植物造型。比如在垂脊末端还常塑造叶形或柿蒂形的装饰物,或者在楼阁内部塑造树木造型,并配以家畜、生活器具以及田园、云气等自然景物,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意趣。


文章来源:《四川建筑》 网址: http://www.scjzzzs.cn/qikandaodu/2021/0728/1163.html



上一篇:南宁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价值研究
下一篇:登上末日列车

四川建筑投稿 | 四川建筑编辑部| 四川建筑版面费 | 四川建筑论文发表 | 四川建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四川建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