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建筑》刊物宗旨[06/29]
- · 《四川建筑》征稿要求[06/29]
- · 《四川建筑》投稿方式[06/29]
- · 《四川建筑》栏目设置[06/29]
解读四川《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十条措施》惠企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具体来看,企业开拓省外境外市场,是打造川建工品牌、提高市场份额、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强省建设多向发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建筑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住房
具体来看,企业开拓省外境外市场,是打造川建工品牌、提高市场份额、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强省建设多向发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建筑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一直致力于支持建筑企业“走出去”,促进外向经济发展,推动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21年,全省建筑业完成省外产值3632.2亿元,同比增长26.4%,外向度首次突破20%;境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0.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7亿美元。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优化市场环境。深化资质审批改革,加大“放管服”力度。推行“评定分离”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明确同一施工单位在同一工程相邻标段施工过程中,可使用同一套满足工程规模和安全生产要求的现场管理人员。鼓励在合同中约定因不可抗力以及重污染天气、政府重大活动保障等原因停工的,给予合理的工期补偿,造成损失和费用增加的,按照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合理分担。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编制和落实建筑市场、施工现场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清单。通过这些措施,优化建筑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十条措施》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聚焦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综合提出了工程项目业绩录入认定、疫情防控措施费用计取、资质重组合并分立、改进施工现场“锁证”方式、合理分担不可抗力因素损失、工程款支付、推行银行保函保险、拓展融资渠道等惠企纾困的支持政策。
《十条措施》主要内容集中在哪些方面?
为何要出台针对建筑业企业的支持《十条措施》?
为何要重点关注“促进外向经济发展”?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四川省传统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6月9日印发了《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十条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谈道:“‘建筑强省'必先‘建筑强企',鼓励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奖补、支持联合体参与招投标等正向激励措施都是对企业关心的问题的回应,有助于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这是基于努力解决建筑业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的迫切需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建筑业近几年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但总体上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偏低,企业‘大而不强',发展方式粗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不同程度制约了建筑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亟需出台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惠企纾困。
《十条措施》涵盖培育骨干企业、推动战略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金融财税支持、完善服务体系等10项内容,归结起来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完善服务机制。加强会商研判,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建立挂包帮机制,强化服务指导,有利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重难点问题。健全省外建筑市场对接协调机制,促进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建立年度营业收入、增长贡献、应急抢险等企业行为通报表扬激励机制。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支持发承包双方结合工程实际在建设工程造价中协商增加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费,将因疫情防控影响的施工降效、窝工等产生的费用计入工程造价。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精准发力,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有效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在《十条措施》中,“促进外向经济发展”单独罗列了出来,该措施强调要从对外交流合作、协调纾困解难、搭建服务平台、认可相关业绩奖项、给予资金奖补五个方面,加大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鼓励省内骨干企业与入川大型建筑企业组建联合体,投标参与轨道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四川建筑产业互联网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推动BIM、大数据、智能建造应用。筹建“大建工”集团,提升“投融建营”能力。支持各地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迈入1000亿元、8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级台阶的建筑业企业和年度营业收入增速达20%以上且超过1亿元的专精特新建筑业企业,分别给予相应额度财政资金奖补。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正向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文章来源:《四川建筑》 网址: http://www.scjzzzs.cn/zonghexinwen/2022/0616/1638.html